今天,是我坚持写作第206天,今天的主题是:书到用时方恨少。 因为不断的写,好像把我原来想要表达的东西写的差不多了,把我原来积累的内容,典故也用的差不多了,想要继续写,却找不到内容。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。 黑发不知勤学苦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少年时,是最轻松的,只要把书读好就可以了。但是也有很多的诱惑在不断的引诱着自己,去做其他的事情。比如,打游戏,看动画片。诱惑这个东西,从小时候就存在,一直到闭上眼的那一刻,一直都存在。只不过是表现得形式不同。小时候,是打游戏,看动画片,成年之后是,想方设法的偷懒耍滑,不认真工作。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要面临的问题,有句话说是3岁看小,7岁看老。小时候孩子对待诱惑的态度,从一定程度上就能反应出他长大之后对待诱惑的态度。 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情,是事物的发展规律。比如说,在大自然中,就是夏天下雨,冬天下雪。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,方是正道。在该学习的时候贪玩,在该挣钱的年龄去偷懒耍滑。看似把一些问题拖着一直没有做,但是这些问题并没有真正的消失。 刘同在《一个人就一个人》中写道:面对问题,有三种解决方式,一种是不去管它,一种是找别人要答案,还有一种是自己给答案。不去管它,似乎久而久之,问题就会消失,可它并不是真的消失,而是转变为其他更棘手的问题一直存在下去,找别人要答案,听起来简单,实际却很难。教科书上的问题,老师能给一个准确答案,但世间百态,人人各有心思,谁能帮你认真考虑?能帮你认真考虑的能否说到你心里?这还不够,谁又能保证,那些答案是正确的呢? 在该读书的时候贪玩,在该挣钱的年龄去偷懒耍滑。有些问题,看似好像当时没解决,慢慢地好像消失了一样,实则不然,只是这些问题变成另外一个更大的问题在前边等着罢了。 看到一个短视频,是一个讲考研的老师说的一个故事。这个老师说,他有一个朋友曾经吐槽他,你看看你,一天上十几个小时的课,虽说每个月能挣个几万块,但是把自己搞的那么累,何必呢?你看看我,每天在公司上班,该下班就下班,虽说一个月只能挣五千,但是我比你轻松,比你快乐。转眼到了第二年,这个朋友有一天突然给这个老师打电话,问他,能不能借二十万,他的母亲生病了,要做手术,需要二十万。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,不可考,或许是老师真实遇到的事情。也可能是他讲出来让同学们引以为戒,努力考研的。但是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。在毕业工作的时候,父母年龄也比较大了,有个小灾小病的还好,如果有个大病,需要一笔钱,但是因为自己在该努力的时候,没有努力的去工作。留下遗憾,就不好了。努力挣钱,一方面,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,另一方面,也是提高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。不至于说在类似的情况出现的时候,自己束手无策。 滴水持久,方能穿石;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 明日主题:事非经过不知难 相关推荐 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,时来屹立 很多人觉得他们在思考,实际上他 学会取悦自己,才是人生正经事 人无法持续做一件自己抵触的事情 顺境与逆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