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灼之火主页 > 坚持写作 >

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(二)

作者: 一灼之火

今天,是我坚持写作第927天,今天的主题是: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(二)
 
上篇文章写到:做自己喜欢做的事,可能短期内看不到山脉结果,但因为自己的热爱,也会一直做下去。这种不太关注短期结果的做事方法,往往会坚持很久,往往会在最后取得一个意料之外的成就。
但是,也要明白,知识的海洋好汉无垠,若一味求多求全,反而会迷失方向。真正的智者懂得“为道日损”的智慧:庄子主张: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,以有涯随无涯,殆已”;陶渊明“好读书,不求甚解”的洒脱;爱因斯坦晚年专注于统一场论,舍弃诸多次要研究。最高明的学习,是懂得取舍的艺术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知识的积累中保持精神的澄明,在信息的洪流中守护思想的深度。
 
学习一项技能或一种领域,可以说是在自己的思想中写一本以这个技能为名字的书,在刚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,和我们在上学期间采取的策略可能不同,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时想方设法的把这本书给写的“厚”一些,先把书写厚,然后自己去实践,理论和实践之间是有巨大的差距的。同一项技能,不同的人的理解不同,实践出来的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。就像德云社近些年爆火的相声演员,岳云鹏、张云雷、张鹤伦、朱云峰、孟鹤堂。同样是相声演员,同样是郭德纲的徒弟,但每个人的天赋,经历不同,对相声的理解也不同,表演风格就完全不一样。
最近这些年,花费了一些精力在股市上,报了一些课,也看了一些书,然后经过实践、反思,有了一些基础的认知,并大致确定了自己未来的操作思路。
 
影响一个股价的原因大致有这几个方面:基本面、政策面、技术面、情绪面、资金面。有些时候,可能满足一个条件,股价就会上涨,有些时候,在两三个因素的影响之下,股价涨的可能就会比较夸张。
 
提起投资,就不得不提起被称为“股神”的巴菲特,他也是“价值投资”的代表人物,他能在60年取得5.5万倍的成就,真的是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。“价值投资”也就成了特别感兴趣的一种投资理念。随着看书的增多,发现了价值投资中的另外一个取得成就的人物—施洛斯。施洛斯的成就是在47年间取得了年复合率21%,也是远远跑赢标普和纳指。
他们的投资理念均来源于格雷厄姆,但存在显著差异。主要体现在对企业价值的评估维度和投资策略上。施洛斯坚持格雷厄姆的“捡烟蒂”理论,以账面净资产为核心估值标准,仅投资价格显著低于账面价值的企业。而巴菲特更注重企业长期发展潜力,通过评估未来现金流折现评估内在价值,并关注管理层的经营能力。
 
他们坚持的同样是“价值投资”,但采取的策略不同,取得的成就都是让人惊叹的。
 
当把自己脑海中的关于某项技能的书读的“厚”了之后,要做的就是做减法,经过实践,和个人的体会来判断出自己适合的操作策略,挑选适合自己的操作风格。
 
滴水持久,方能穿石;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
明日主题:人生再复杂再深奥的道理,其实最后都可以简化成两个字:时机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