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是我坚持写作第944天,今天的主题是:人生一路行走,最不该畏惧的,应是失去 作家白落梅曾说:“人生一路行走,最不该畏惧的,应是失去。” 我们一生成长的历程,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。 上了小学,就失去了大部分幼儿园的小伙伴,上了中学,就失去了大部分的小学同学,上了大学,就失去了大部分高中同学,步入社会工作后,就失去了大部分大学同学。但是,社会又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环境,刚步入社会的时候,可能还会想着跟别人处好关系,等到经历的事情多了之后,或许才会发觉,同事就仅仅是同事而已,大家只是为了谋生在机缘巧合之下碰巧在同一间公司上班而已,如果兴趣相投的话,可能还会约个饭,可能还会约着一块玩;若是兴趣不合,可能也就是点头之交,换了工作之后,在大街上见面可能都不一定注意的到对方。 当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之后,生活的重点,就成了自己的家庭和工作。可能需要自己花费大部分的精力在自己的家庭上,连之前兴趣相投的同事的联系可能都会少很多。 一路走来,曾经关系很好的同学,住同一寝室的“兄弟”,曾经感觉会一直保持联系的所谓的“发小”,也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。或许是自己成长的太快,而对方一直在原地踏步,也或许是双方都在变化,但是却是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变化,两个人的磁场已经变得不一样。若是因为认识的时间长就强行联系,强行呆在一起,可能就会像两只刺猬一样,不仅没有了共同的话题,可能还会刺伤彼此。 人,总归是要习惯失去。两个人的关系能否保持的长久,并不是由一方决定的,若是一方执意要走,另外一方无论如何强求,也是没用的,反而会让双方都不体面。倒不如把心态放好,愿意留下来的,若是能聊到一起去,我们就真心以待,想要走的,就让他们走,毕竟每个人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,只是停留的时间长短不一样。 虽然知道这个道理,但做起来仍然并不容易。知与行之间的距离,比珠穆朗玛峰峰顶到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距离还要远。但这并不是我们放弃行动的原因。 曾经看过郭德纲写的《过得刚好》,里边的很多话和情节都记不清了,但有一句话记得很清楚,大概意思是:人总是要学会放下,放不下,也要放。 滴水持久,方能穿石;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 明日主题:成事不说, 遂事不谏, 既往不咎 相关推荐 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 真正能治愈你的,只有自己 向下扎根,才能向上生长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 人莫鉴于流水,而鉴于止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