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灼之火主页 > 坚持写作 >

道理与“因素”

作者: 一灼之火

今天,是我坚持写作第957天,今天的主题是:道理与“因素”
 
作家李佩甫曾说:“在这个世界上,每一个道理后边都包含着很多因素。可人们只说道理,不说‘因素’ ”。
 
曾经有这样一个很火的问题:”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,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?”有一个比较高赞的回答是:那是因为只有经过自己亲身实践的道理,才是属于自己的。


 
在一定程度上来说,道理是果,让先贤得出这个道理的“因素”是因。而人类都是有惰性的,总是喜欢捡现成的。而别人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得出的这个果,好像自己拿来就可以直接用,有些时候确实可以用,但有些时候,若是一味的照抄照搬,不仅可能无法获得同样的结果,反而可能会踩进陷阱。
 
从“因素”到获得“道理”的过程,也是一个从“0”到“1”的过程。其实,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取得成就的人从“0”到“1”这个过程中是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。
就拿最近几年我在A股市场的经历来说。21年左右,听一个朋友说他的朋友认识一个做私募的大佬,那个大佬他推荐了一个代码,说是船周期,拿着就能赚钱,后来也买了挺大的仓位。但买了之后,没涨多少,倒是迎来了腰斩,当时打开股票账户一看,绿的好惨,但是当时因为有工作的事情要忙,也没怎么继续关注,过了几个月之后重新又涨了回来,回本之后,立即就清仓了。
 
因为距离大佬比较远,而有些股票,是很讲究时效性的。与大佬隔了很多层,再加上与大佬联系的那个朋友的朋友,也是有点不靠谱,每次问他,他都顾左右而言他。于是自己就在抖音上找相关的博主,关注了好几个。
 
刚开始的时候,因为不懂,有的博主说的玄而又玄的,就听了他们的话,报了相关的课程,但报课也没用,该亏钱还是亏钱。后来又报了一些基础的课程,才大致知道了影响一个股价的原因有哪些。


 
在前年,机缘巧合之下,知道了银行股,当时说的股息大约有7个点左右,但是支付宝的股息却只有1个多点,买银行股的原因就是股息率高,当时并没有想将来能涨多少。在买入前期,因为是左侧交易,只是在底部买入,并没有买到绝对的底部,这也导致了初期的持股体验并不好,但是,在最难受的那段时间,我一直用“亏的钱不过是几年的股息”的心态继续持有。去年,迎来了银行股的大爆发,不仅收复了全部的亏损,更是盈利不少。同样是去年,接触到了“价值投资。”才明白,价值投资,是大部分投资者最终的归宿。而买银行股持有,并最终获得收益的过程,也勉强算是让我误打误撞下接触到了“价值投资”。
 
从“0”到“1”的过程,很难,也很痛苦。但只有真正的经历过,才明白获得“1”的难度和重要性。才明白为什么懂得很多“道理”,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所在。
 
 
滴水持久,方能穿石;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
明日主题:每个人的花期不同,不必焦虑有人比你提前拥有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