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是我坚持写作第407天,今天的主题是:克己行事 浮世喧嚷,浊世蔽目。人若不能克己行事,持清定之心,势必早晚会成为盲心人。行存于世悲哀度日却全然不知。知足,知爱,才能知生命的朴质本源。人心都满是破洞。洞外是暖腻的浮光,洞内是隐忍的真相。 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,读书刻苦。少年时代的徐溥就是一个克己行事的人。他在私塾读书的时候,从来都不苟言笑。 有一次,私塾的老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子看,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,等走进之后才发现,原来,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,由此对他十分赞赏。徐溥还经常性的效仿古人。他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,在书桌上放两个瓶子,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。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,或是说出一句善言,做了一件善事,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。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,便投一粒黑豆。以此来告诫自己。开始时,黑豆多,黄豆少,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;渐渐地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,他就再接再厉,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;久而久之,瓶中 黄豆越积越多,相较之下黑豆显得微不足道。直到他后来为官,还一直保留着这一习惯。 往罐子中丢黑豆,看似是一个有些幼稚的行为,但也是一个相当有效的约束和激励自己的方法。人,有的时候是一个很健忘的生物。在自己情绪的不同阶段,想法也是不一样的。愤怒的时候,会产生比较可怕的想法,兴奋的时候,也会将事情无限的美化。将黄豆和黑豆丢进罐子里,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,可是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,仍黄豆,就相当于是奖励,仍黑豆就相当于是惩罚。每丢一次,都是对自己的一次修炼。正是因为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,让他有了强烈的自律意识,即使是自己独处时,也严于律己,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。正是因为他这种严格的自律,丝毫的不放松对自我监督的力度,让他不断地修炼自己,完善自己的品德。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。 人生在世,想要做的事情有很多,想要去远方旅行,想要健身,每一个想要去远方的背后,都是克己的结果。 滴水持久,方能穿石;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 明日主题:乐观 相关推荐 士当求进于己,不可求进于人也( 士当求进于己,而不可求进于人也 生命是旷野而非轨道(三) 生命是旷野而非轨道(二) 生命是旷野而非轨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