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是我 坚持写作 第132天, 今天的主题是:传统与传承 在四大文明中,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间断的、绵延五千年的文明,作为一名华夏子孙,为能拥有这么辉煌的历史感到骄傲,那么,面对这么庞大的文明,我们要怎么做呢?是传统还是传承? 传统,是世代相传、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、文化、道德、风俗、艺术、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。对人民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。传承泛指对某某学问、技艺、教义等,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。泛指对前人的经验进行传授和继承发扬发展的过程。 统则僵死,承则光大。 儒家文化起于春秋,是孔丘所创,当时所倡导的六艺中的“御”和“射”放在当今就不合适,现在人们出行有各种各样的代步工具,至于射也基本用不到了,就算发生了战争,也用的是现代化的手段,无人机,热武器等等。书、礼、乐、数这四门功课放在如今也是有用的,但是表现得形式也是大不相同了,拿书来说吧,当时读的是《诗经》《易经》等,到了现在,读这些书的人少之又少,但是,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,春秋时期人们读《诗经》等,是用来获取知识的途径,我们要传承的正是他们对获取知识的这种求知的力量。而不是传统的认为一定要读《诗经》。 十月革命后,由马克思主义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,也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。苏俄之所以能取得成功,走的路线是“城市包围农村”。1861年,亚历山大二世开始推行农奴制改革,俄国正式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到了十月革命前夕,俄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以上并形成了成熟的工人阶级。所以他们走这条路线是行的通的,但是到了中国,这条路线的就不行了,中国当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,不仅城市化率极低而且没有成熟的工人阶级,如果一味的传统“城市包围农村”,恐怕后果不堪设想。幸亏我们有一代伟人毛主席,他传承了马列主义,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,做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的路线。后来,实践证明,“农村包围城市"的道路被证明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。 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,我们要做的,就是要传承。 滴水持久,方能穿石;不忘初心,放得始终。 明日主题:《当幸福来敲门》观后感 相关推荐 活出自己,便是最好的安排 看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 看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 看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 看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