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问题,有三种解决方式,一种是不去管它,一种是找别人要答案,还有一种是自己给答案。不去管它,似乎久而久之问题就会消失,可它并不是真的消失,而是转变为其他更棘手的问题一直存在下去,找别人要答案,这听起来简单,实际却很难。教科书上的问题,老师能给你一个准确答案,但世间百态,人人各有心思,谁能帮你认真考虑?能帮你认真考虑的能否说到你心里?这还不够,谁又能保证,那些答案是正确的呢?
滴水持久,方能穿石;不忘初心,放得始终。
明日主题: 因 果
今天,是我 坚持写作 第140天,今天的主题是:解决问题的方式 - 《一个人就一个人》读后感。
刘同说的这番话,真的是说到了解决问题的本质。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。
上小学的时候,老师在暑假布置作业,要写30篇的读书笔记,放假应该是两个月左右,算下来只要两天写一篇就行,不仅使自己读了更多的书,更锻炼了自己写文章的能力。我小时候应该是属于那种比较爱玩的人,往往是到了最后几天才开始写,写文章的质量就可想而知。等到上了高中,对待学习的态度更加的恶劣了,作业,不好好写,上课不好好听讲,总以为能拖一天是一天,拖到了最后,成绩单下来的时候,更棘手的问题就出现了。
大学毕业后,步入社会。进入工作单位后,一直自认为是小白,本着向别人请教的态度,遇到问题时总是请教别人,跟在别人的后边看别人怎么做。这样一次两次还好,次数多了,难免会受到别人的不耐烦,别人的冷嘲热讽。本想着自己不懂,就想着向别人请教。现在想想还真的是幼稚,大家都是出来工作的,把东西教给你了,别人吃什么。
再到后来,经历了一些事,认识了一些人,遇到没有碰到过的问题,第一反应总是向别人请教,但是,往往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应,有些比较着急的问题,等到的却是别人隔天回复,或者答应了就没有后续,再或者干脆就不回复。慢慢的就试着自己解决问题。或许是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理念有问题,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原因,总是不相信自己能解决问题。不可否认,在刚开始自己去解决问题的那段时间,真的是很难熬,不知道能不能解决掉这个问题,不知道浪费这个时间去找答案是否值得......现在回头想想,挺好的,问题如果解决掉了,最好,解决的不好了,最起码在解决问题的路上,自己也尽力了,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