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是我坚持写作第777天,今天的主题是:动人以言者,其感不深,动人以行者,其应必速。
唐代文学家陆贽在《奉天论奏当今所切务状》中写道:“动人以言者,其感不深;动人以行者,其应必速。”意为:如果以言论去打动人,这样的感受不深;如果以行动去打动人,那么效应是非常迅速的。
真正的良师,都深谙“动人以言者,其感不深;动人以行者,其应必速”的道理。他们在一言一行之中,就将自己博大的学识素养、崇高的精神追求、丰满的灵魂魅力展示出来,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。
言传身教,并不应该是父母和老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而应该是在日常行动中的具体体现。
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,也是任职时间最久的老师。作为父母,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过得好一些,于是就把自己所认为的对的人生经验传给自己的后辈。而我们这一辈的父母,大多是没有什么学历,早早就开始步入社会谋生的。如果说在步入社会后没有持续的去读书,去学习,那么没有理论支撑的传授给孩子的“经验”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。
因为现在孩子的学历大都比自己父母的学历要高。所接触的思想,读的书也比父母要多,当就某一个问题开始跟父母争论的时候,父母往往无法说服自己的孩子,因为父母所表达的观点看法,没有理论支撑,事情的逻辑也并不完善。会让孩子产生一种“你都做不到的事情,凭什么要求我去做到。”
一个人降生之后,懵懂无知,对世界的认识仿若是一张白纸,等到两三岁时,渐渐地具备学习能力,而他们学习的第一目标就是自己的父母。倘若父母想让孩子说话文明,不爆粗口,那么就要从自身做起,自己在日常的说话中就要注意文明用语。想要让孩子做事不拖沓,那么父母两方都要为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,说了就要去做。想要让孩子诚实守信,那么父母答应孩子的事,就要去做到,不要跟孩子许诺自己不打算兑现的承诺。当兑现承诺的时候,也不要找其他的借口不去兑现。
如果父母只是嘴上说,自己却做不到,又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做到,孩子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做到。但是,要记得,孩子只是小,他并不是傻。
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意义深远的。幸运的人,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,不幸的人,一生都在治愈童年。要想教别人,请一定要自己先做到,才能要求别人也做到。在职场中,也是这样,判断一个人是怎么样的,并不是看他怎么说,而是要看他怎么去做,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。
滴水持久,方能穿石;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
明日主题:平凡和伟大从来没有万里之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