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是我坚持写作第813天,今天的主题是:同情是一种智慧
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在《同情的罪》中写道:“同情是把两面有刃的利刀,不会使用的人最好别动手。”

当我们感觉到别人正处于苦难之中时,常常会对对方产生同情的心理,并主动伸出援手。但很多的时候,我们对他人的同情出于我们“自我代入式”的体验,对于对方情境中的真实体验并不能准确的把握,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期盼他人的同情,我们的“同情”在别人眼里甚至可能是一种负担。正如茨威格所言:“同情是把两面有刃的利刀,不会使用的人最好别动手。”同情是一种智慧,把握同情与善良的尺度,才不至于让同情变成“施舍”,才不至于伤害他人的自尊。
古语说: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”恻隐之心人皆有之,当我们看到别人遇到困难,当我们看到别人陷入困境,当我们看到别人需要帮助。我们内心深处的那抹善良总是会在催促我们去行动,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自己的生活都还是一地鸡毛,却还偏偏见不得人间疾苦。当我们高中毕业后,步入大学,每次回家的时候,在车站广场,地铁入口的地方,或许会碰到一些要求我们换钱的人,出于信任,我们也真诚的尽自己的绵薄之力,但是,这样的场景,往往都是骗局,少则几十,多则几百几千。经济上的损失倒还好,更重要的是对我们心灵的伤害。
十几年前,在网络还并不发达的当时,“扶不扶”的案件,给社会造成的影响相当恶劣。虽然我们相关部门也一直在加强宣传,强化我们的防骗意识,但,骗子们的手段也是在不断地升级,让我们防不胜防。

同情别人,帮助别人,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。但是,帮助别人的前提是我们要保护好自己。只有保护好了自己,再去帮助别人才是有意义的。
同情别人,帮助别人,更应该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的事。应当是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表达。诚然,走在路上,我们会遇到那种,摆个牌子,写上了他自己经历来博取我们的同情,或者是那种四肢不全的人,旁边摆了一个碗,来为自己谋生。我们大可以旁若无人的直接路过,也可以发发自己的善心,为他们捐一点善款。但是,要记得,捐款,并不是单纯的同情他们的遭遇,而是为了维护自己内心深处那抹最纯真的善良。
滴水持久,方能穿石;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
明日主题:敢于与新事物为伍
滴水持久,方能穿石;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
明日主题:敢于与新事物为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