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灼之火主页 > 文心一言 >

人生是场荒芜的旅行,冷暖自知,苦乐在心

作者: 一灼之火

“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。” 在这漫漫人生路上,每个人都似一叶孤舟,漂泊于茫茫沧海,开启一场荒芜的旅行。沿途,冷暖之感如多变的气候,或寒彻心扉,或温暖如春;苦乐之味似交错的乐章,或低沉哀伤,或欢快激昂。这一切,唯有自己最能体会,因为它们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内心,成为人生旅程中最真实的注脚。

人生伊始,孤独便如影随形。从牙牙学语时努力表达自己的想法,却常常不被理解,到求学阶段独自在知识的迷宫中摸索,再到步入社会后于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为梦想拼搏,孤独始终是人生的底色。我们置身于这荒芜的人生旅途,周围虽有他人同行,但内心的挣扎与成长,终究是独自面对。
 

伟大的哲学家尼采,一生都在孤独中探寻真理。他的思想超越了时代,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,遭受了无数的误解与排斥。然而,他没有因孤独而放弃,而是在孤独中不断反思,不断突破。他在著作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》中,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,尽管这本书在当时备受冷落,但尼采坚信自己的思想价值。他孤独地坚守着内心的信念,在哲学的领域里不断开拓,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尼采的经历告诉我们,在人生的荒芜中,孤独并非是阻碍,而是成长的催化剂,它能让我们远离喧嚣,更加专注地审视自我,坚守内心的追求。

在这场荒芜之旅中,我们所感受到的冷暖,既源于外界的世态炎凉,也来自内心对外界的感知。外界的冷遇,如朋友的背叛、陌生人的冷漠,会让我们在人生的寒冬中瑟瑟发抖;而外界的温暖,像家人的关怀、陌生人的善意,又能在我们最无助时给予慰藉。但更为关键的是,我们内心的力量决定了我们如何应对这些冷暖。
 

海伦・凯勒,在一岁多时因一场重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,从此生活在无声、无光的世界里。这无疑是外界给予她的巨大打击,生活的艰难超乎想象。然而,她的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。在老师安妮・莎莉文的帮助下,她凭借顽强的毅力,学习盲语,感知世界。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,打破了外界的冰冷枷锁,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温暖世界。海伦・凯勒的故事深刻地表明,无论外界多么寒冷,只要我们内心充满希望和力量,就能在荒芜的人生中找到温暖的港湾。

人生的苦与乐,如同天平的两端,常常在不经意间发生倾斜。但实际上,苦乐并非由外界境遇所决定,而是取决于我们内心的态度。同样是面对生活的困境,乐观者能从中看到希望,将苦难视为成长的阶梯;悲观者则会被困境所吞噬,将快乐视为短暂的幻影。
 

苏轼一生宦海浮沉,多次被贬,仕途坎坷至极。但他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心态,将人生的苦难化作诗词中的洒脱与豪迈。被贬黄州时,他写下 “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”,尽显对生活的从容与淡定;被贬惠州时,他又以 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 的乐观态度,享受着生活中的点滴美好。苏轼的人生经历充分证明,我们不能左右外界的境遇,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,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起伏,让苦涩的生活变得甘甜。

我们要学会在苦乐中感悟人生。痛苦时,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不足,从挫折中汲取成长的养分;快乐时,尽情享受当下的美好,珍惜每一个幸福的瞬间。将苦乐都视为人生的宝贵财富,让自己的内心在感悟中不断成长,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。

“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” 人生这场荒芜的旅行,虽充满挑战,但只要我们在孤独中坚守,在冷暖中感悟,在苦乐中成长,就能跨越荒芜,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与希望。让我们怀揣坚定的信念、积极的心态和无畏的勇气,勇敢地拥抱这场人生之旅,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。在这荒芜的人生之路上,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,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。

 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