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灼之火主页 > 坚持写作 >

成长

作者: 一灼之火

   今天,是我坚持写作第204天,今天的主题是​:成长
 
   一个人的成长,应该有三个方面,分别是​,生理,心理,和认知
 
   生理方面,自不必多说,《民法通则》第十一条规定,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,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,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,是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人,也就是说,过了十八周岁之后,生理方面已经发育完善,具备了自立、自理能力,是​一个成年人。
 
   生理方面的成长是水到渠成,随着时间的流逝,自然而然的达到​。但是心理和认知方面却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,才有可能达到。

   原本以为,“巨婴”,“啃老族”是只有现代人们才有的一句话,偶然间看到《增广贤文》中的一句话,“自古慈母多败儿,惯子如杀子”,大意是,很多的母亲过分的宠溺自己的孩子,​孩子长大后多不成器。
 
  《红楼梦》里有个薛蟠,整天游手好闲,斗鸡走马,买了英莲,打死冯渊,竟​视为儿戏。薛蟠不学好,自然与他的寡母王氏娇惯、​放纵有关​。原来,薛蟠幼年丧父,寡母看他是孤根独苗,从小对他百般溺爱​、纵容,才使他后来变成败家子。当今社会,也有这样的例子,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、或者是两个孩子,这样的结果导致了会过分的溺爱自己的孩子,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​。这样的孩子,长大后基本就属于“巨婴”,只有生理成熟,心理却没有成熟​。以前看过一条新闻,一个毕业十年的大学生,一直在家啃老​。另外一个孩子,十几岁了,因父母不满足他的要求,竟然对父母拳打脚踢,​甚至在地上打滚。虽然看似年龄到了该成年的时候,但是心理年龄跟不上,所以会​做出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很幼稚的行为。
 
   还有一个方面需要成长的是​:认知​。我的理解是,认知,就是对世界,对事情,对人物不断重新认识的过程。
   曾经看过一句话,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里路。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也是这样认识的​。但是,随着时间的流逝,我慢慢的意识到,这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,而不应该是拿来对比,相互比较的,万卷书,是人文素养,是开启智慧的钥匙。万里路是阅历,是认识世界,认识其他人的​方式。如果只有万卷书,那么可能会像纸上谈兵的赵括一般​。如果只有万里路,那么到了长城之后,或许就只会说:“长城好漂亮。”而不会想到“不到长城非好汉,屈指行程二​万。”
   可能有些人会想,为什么要提升自己的认知,生活就是​衣食住行,只要这些做到了就好了,为什么要那么难为自己。有这样的想法,也没错,人,活一世,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,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,也很好。但是也须记得,​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就生命本身而言,活的就是一个过程,如果只是为了一时的享乐,不知道及时的解决问题,等到某一天问题来临的时候,想要解决都没有​解决的能力。就好像清政府后期一般,闭关锁国,不与世界发展大势接触,等到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国门的时候,等待他们的,只是不停的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​。
 
  在心理和认知成长的过程中,会遇到挫折,但是不要怂,要敢于试错,​每一次挫折,都是成长必不可少的部分。​


       滴水持久,方能穿石,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
       明日主题:生日



        
 
 
 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