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灼之火主页 > 坚持写作 >

《山海情》观后感

作者: 一灼之火

  今天,是我坚持写作第219天,今天的主题是​:《山海情》观后感
 
《山海情》是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,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,完成异地搬迁,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,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,将风沙走石的“干沙滩”建设成寸土寸金的“金沙滩”的故事​。
刚开始看电视剧的时候,并不是很理解“山海”这两个字,等到最后一集中才从演员的台词上想到山是指宁夏南部山区,海是指福建​。在地图上看,这两个地方相距甚远,但是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,两地也渐生“情愫”,写下了一篇关于扶贫的​攻坚克难的篇章。


 
《山海情》第一集开始的时候,有个小情节,村民们拿着国家发放的扶贫珍珠鸡来招待视察的干部,这种行为无异于“杀鸡取卵”。这样的行为让我不禁想到了另外的一部剧《天道》​。《天道》中关于扶贫有这么一段话​:扶贫的事,若以次第而分,有三个层面。​一、天上掉馅饼的神话,实惠、破格,是为市井文化。二、​最不道德的道德,明辨是非,是为哲人文化。三、不打碎点东西,不足以缘起主题,大​智大爱,是为英雄文化。国家发放扶贫鸡是希望能够改善农民的生活不假,但是是希望能够长时间的改善农民的处境,并不是​单纯的改善一次两次。这和《天道》中的王庙村​有点相似。王庙村是贫困县里的贫困村,国家也给物资,但结果却是越扶越贫​。这种“头疼医头,脚疼医脚”式的扶贫,也只能是​治标不治本。
 
想要达到治本的效果,很是不容易,在原来的情况下贫穷,说明原来的生产方式、生活习惯、生活的地方一定是有问题的,要从自身上找原因​。需要打破旧的东西,做出改变,尝试新的东西才行。
 
《天道》中的王庙村,虽然最后没有交代有没有脱贫 ,但是,在丁元英引导创建的格律诗公司的带领下,在丁元英平常跟他们讲的理论里边,脱贫致富应该不难​。王庙村脱贫打破市场的一些东西,其他公司在加工音箱的时候,是靠工厂,靠机械。王庙村在除了一些必要的使用机械之外,其他的均用手工来做,手工喷漆,手工打磨。虽然看似辛苦,但是也给了​这个村里的人们一条路,一条致富的路。


 
《山海情》中主要说的是涌泉村,涌泉村的人家大部分都是在山里边住,喝的水都是苦的,去医院要走好远的山路,在这部剧的最后,描绘了一副百姓脱贫致富后的状态​。它打破的东西,生存环境,从山沟里边搬出来,搬到更适合人们生存的地方,这个过程也很辛苦,最开始时期的干沙滩,黄沙满天飞,没有水,没有电,在扶贫领导们的带领下,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,一点一点,从无到有,有了水,有了电,有了医院,有了银行​。更有了他们的葡萄酒庄​。
 
《山海情》的豆瓣评分是9.4,是一部不错的电视剧,值得一看​。​

 
    
       滴水持久,方能穿石;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 
       明日主题:《山海情》观后感


相关推荐